常態化核酸檢測,如何提高效率和體驗?
大規模核酸檢測需求之下,檢測速度已經無法跟上。對此,一位公共衛生專家對記者表示:“為了緩解檢測機構的壓力,其實最好的辦法是給核酸檢測時效再增加一天的’保質期’,例如本來要求48小時的,現在要求72小時,本來要求72小時的,現在可以要求5天或者一周之內,這樣可以大大提升核酸檢測的周轉率?!?a
style="color:#b6b6be;white-space: nowrap;" class="article-link" id="newSpecialLink" target="_blank" rel="noopener"
data-find-id="732"> | 相關閱讀(第一財經)
49

華神
軟件工程師
隨著病例數的動態歸零,上海終于實現期盼已久的解封,但是核酸檢測一直沒有放松,可以說甚至進入了一個常態化檢測的階段。很多社區也都組織了檢測點,但對于一座人口兩千多萬的特大城市來說,檢測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,也需要合理的資源分配以及精細的管理流程,由此避免在檢測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。使用智慧城市系統是很好的做法,對檢測過程中的人流進行實時監測,組織自己社區的監測點并發卡登記以幫助居民合理安排時間。